近日,国信监理集团2023年大学生岗前训练营圆满结训!为了使入职应届大学生新员工更好地了解公司、转换角色、紧贴公司业务需要快速成长,公司一改往年传统的大学生岗前培训模式,定制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培训课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元气满满的职场小萌新到底学了些啥呢?
精心准备的培训课程包括了公共课程和专项课程两大类。公共课程部分有“国信与我”、“信息数字化新体验”和“大咖秘籍分享”等六个不同的主题日课程,旨在让大学生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同时,也传授一些工作的小技巧哦。而在专项课程中,将大学生新员工分为了7个专项课题小组和2个专业课题班,依据不同的的职业规划方向针对性的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传递更加契合业务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整套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了公司的数字化发展战略,让大学生新员工快速融入到公司大家庭的同时,也种下了数字化的种子。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新员工能在工作岗位上长出数字化的新芽,一起营造更好的数字化氛围,共同建设数字国信。
培训课程中,有一个基于BIM技术+AI智能配音新开发的《装置是怎样建成的?》视频课件,以乙烯装置为例,清晰地展示了石化生产装置的样貌和结构布局,真实再现了建设施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给大学生新员工带来了新颖别致的视觉冲击感,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纷纷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装置是怎样建成的?》视频课件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公司五大文化之一是创新文化,此次集训处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创新气息。在培训安排中,公司青年创新中心(简称青创)组织了一场会员招募宣讲会,还策划了一个独特而烧脑的互动环节----让大家设计出各自心中的青创Logo。在限时极速的头脑风暴中,运用发散思维,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每个小组都设计了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青创Logo。其中,第三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大学生新员工以“创”字火苗为主体,创造了一个造型独特,辨识度很高的青创Logo,他们的设计理念内涵丰富,极具创新性,得到了集团公司陈驰总裁的高度赞扬。公司青年创新中心的Logo在大学生新员工的思维碰撞中初见雏形。这种开放式、创新性的拓展课程引导大学生新员工学会创新性思考,也给每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埋下了一颗颗创新的种子。
烧脑环节--青创LOGO设计讨论
在国家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想要建百年企业,成为行业翘楚,就必须先人一步,积极拥抱工程数字化转型。本次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思考的前瞻性。在专业课程培训中,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各人所长、因材施教,“量身定制”了一些具有远见性的课题,如BIM在造价中的运用、仿真培训系统研发和LNG数字化应用等,在配备研究顾问的指导下,由大学生新员工组成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家对BIM技术应用、数字化管理、仿真培训平台和全过程咨询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体验,也让大家了解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这种以实际与未来发展情况为引线,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的前瞻性培训方式,不仅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和公司发展需求,也提高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下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顾问引领学员研究课题内容
专项课题组代表作课题成果汇报
专业课题班培训现场
怎么样,这一次的大学生岗前培训是不是干货满满?我们的小萌新可是一致反映自己收获满满哦。这一次岗前培训让大学生新员工不止感受到了工程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及重要性,也了解到在数字化转型下公司的发展机遇。相信我们的大学生新员工一定能牢牢的把握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向前,努力提升自己,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同时实现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的双赢。
学员培训感悟:
在岗前培训的征程中,我对BIM技术应用、数字化管理、仿真培训平台和全过程咨询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深深感受到BIM技术应用的独有特色以及数字化管理和仿真培训平台的巨大潜力,让我领略到了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全新视角。这些先进的工具和工作方式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憧憬和信心,同时也提醒了我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始终保持对技术发展的敏锐度。
——2023年大学生林一婷
岗前培训期间我感受到了公司非常融洽,有活力的文化氛围,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信息数字化新体验”主题日的课程以及公司根据我们各人的专长,给我们定制的课题方向,让我找准了在公司的定位。此外,李银生院长的创新课程与青年创新中心别具一格的招募方式,让我深深意识到,走出学校绝不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相反,我们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追求进步。我相信未来在公司和前辈们的带领下,我会得到更大的成长,并且能够用自己不断增长的专业知识,为公司的数字化建设做出贡献,实现自我和公司的双赢。
——2023年大学生詹钰霄